•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TIMAAMM 005-2024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

    TIMAAMM 005-2024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TIMAAMM
    24 浏览2025-06-01 更新pdf0.2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溢血病的蒙医诊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蒙医临床诊疗及相关研究领域。
    Title: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of Mongolian Medicine for Bleeding Disorders (TIMAAMM 00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ZYY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TIMAAMM 005-2024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
  • 拓展解读

    在《TIMAAMM 005-2024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2024版在“辨证分型”部分进行了较大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蒙医学对溢血病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合趋势。本文将以“瘀热互结证”的提出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差异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在2018版《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中,溢血病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风火上扰、痰热内蕴、气虚血瘀三型。其中,“气虚血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型,强调了气血不足导致的出血倾向。然而,在2024版中,新增了“瘀热互结证”,并将其作为独立的辨证类型进行描述,标志着蒙医对溢血病病因病机理解的进一步细化。

    “瘀热互结证”的提出,源于临床观察中发现的部分患者虽无明显外感风热或内伤痰热表现,却表现出血量多、色鲜红、伴有口干舌燥、脉数等热象,同时又有瘀血征象如舌紫暗、脉涩等。这提示在某些情况下,瘀血与热邪可以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复合性病理状态。

    从中医理论来看,“瘀”与“热”常相兼为病。瘀血阻滞经络,可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化热;而热邪炽盛,又可灼伤阴液,使血液黏稠,加重瘀滞。因此,“瘀热互结”不仅是病理上的叠加,更是一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的状态。

    在临床应用中,“瘀热互结证”的识别需综合四诊资料。首先,望诊可见面色潮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腻;闻诊可有口干苦、口气臭秽;问诊则以出血部位、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为主;切诊则以脉象弦数或涩为主。

    治疗方面,2024版指南明确提出应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治法,并推荐使用“清瘀汤”加减。该方剂以生地、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药物为主,兼具凉血止血与活血通络之效,适用于瘀热交结、血热妄行所致的溢血病。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指出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若患者热象明显,可加大清热药用量;若瘀血较重,则应增强活血药的配伍比例。

    综上所述,《TIMAAMM 005-2024 溢血病蒙医诊疗指南》中“瘀热互结证”的提出,是对传统辨证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它不仅提升了对溢血病复杂病机的认识,也为临床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辨证依据和治疗方向。对于蒙医从业者而言,掌握这一新证型的识别与治疗原则,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推动蒙医药学的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NSS 018-2023 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标示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