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GI)的标示要求、检测方法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中血糖生成指数的标注和相关质量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labeling of glycemic index in prepackaged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食品标签管理日益规范的背景下,TCNSS 018-2023《预包装食品血糖生成指数标示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团体标准,对食品企业的产品信息透明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中“血糖生成指数(GI)标示的适用范围”这一条文,对比新旧版本的差异,并深入解析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以期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血糖生成指数的标示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了“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可自愿标示GI值”,并未对具体产品类型进行细化。而TCNSS 018-2023则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规定“适用于所有预包装食品中含碳水化合物成分且宣称具有特定血糖调节功能或与血糖相关健康声称的产品”。这意味着,不仅仅是高糖食品需要标示GI值,凡是涉及血糖调节、控糖、低GI等宣传语的产品,都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强化了消费者知情权,确保市场上的“低GI”“控糖”等概念有据可依,避免误导性宣传。其次,对企业而言,意味着在产品设计、包装标识和营销策略上需要更加严谨,尤其是那些以“控糖”“助降血糖”为卖点的产品,若未按规定标示GI值,可能面临合规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准确判断产品是否属于标准适用范围,特别是那些虽不含明显添加糖,但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或膳食纤维的产品;二是确保所使用的GI值数据来源可靠,通常应通过权威实验室检测并出具报告;三是标示方式需符合标准要求,如使用“GI值:XX”或“血糖生成指数:XX”的格式,并注明测试方法及参考依据。
总之,TCNSS 018-2023在适用范围上的调整,不仅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也推动了行业向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应充分理解标准意图,做好合规准备,以保障产品质量与市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