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的质量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Vocational Introduction and Public Vocational Guidance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74-2018 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评价规范》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内容与要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的概念。公共职业介绍是指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供求信息对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求职登记、招聘登记、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等。公共职业指导则是指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这些定义有助于明确服务的性质和范围,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二、服务内容与要求
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要求公共职业介绍应涵盖职业供求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匹配及跟踪反馈等环节。具体而言,职业供求信息的采集应当全面、准确,能够反映市场供需状况;信息的整理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信息发布渠道应多样化,以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利用率。此外,职业供求信息的匹配是核心环节,需要根据求职者的技能、经验等因素与岗位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并及时向双方反馈匹配结果。
公共职业指导则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帮助求职者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发展方向。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的选择应当科学合理,测评结果应客观公正。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应注重长远性和可行性,帮助求职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
三、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多个维度,包括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每个维度下设若干具体指标,例如:
- 服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收集服务对象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 服务质量:评估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服务过程中的规范性。
- 服务效率:考察服务响应速度、处理时间等效率指标。
- 服务效果:关注服务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如成功促成就业的比例、职业指导后的就业稳定性等。
这些指标的设计旨在全方位地评估服务的质量,为改进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四、评价方法
标准还详细说明了评价的具体方法。评价可以通过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部评估由服务机构自行组织,定期对各项服务指标进行自查和整改。外部评估则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确保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应及时汇总分析,形成报告,以便管理层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DB11/T 1574-2018 公共职业介绍和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评价规范》为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范。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