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土壤栽培节水灌溉施肥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f Soil Cultivation in Facility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71-2018设施蔬菜土壤栽培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规程》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18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设施蔬菜的土壤栽培节水灌溉施肥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3.1 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
条文内容:节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应根据设施蔬菜的种植模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解读:设计节水灌溉系统时,需要充分了解蔬菜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水分的需求。例如,不同类型的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差异很大,叶菜类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而果菜类则相对较少。此外,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也会影响灌溉策略的选择。因此,在设计灌溉系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种植环境,合理规划灌溉管道布局、滴灌带间距等参数。
4.2 施肥方式
条文内容: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确保肥料随灌溉水均匀分布到作物根系周围。
解读: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精准施肥,避免传统施肥方法可能导致的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蔬菜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和频率,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5.1 灌溉制度
条文内容: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时间和每次灌溉量,需依据土壤湿度监测数据确定。
解读: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对于保障设施蔬菜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土壤湿度是决定灌溉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定期监测土壤湿度有助于及时掌握土壤水分状况,从而做出准确的灌溉决策。一般来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灌溉较为适宜,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并且有利于植物吸收。每次灌溉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地表径流或深层渗漏。
6.2 排水与防涝措施
条文内容: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长时间积水导致根系缺氧甚至腐烂。
解读: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排除多余的雨水,还能预防因暴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田间积水现象。特别是在温室大棚内,由于空间封闭,一旦发生积水情况很难自然排出,可能会严重影响蔬菜生长。因此,除了设置有效的排水沟渠外,还应该采取适当的地面坡度设计以及安装自动排涝设备等措施来增强排水能力。
以上只是对《DB11/T 1571-2018设施蔬菜土壤栽培节水灌溉施肥技术规程》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