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长爪沙鼠的病理学诊断规范,包括基本要求、检查方法、诊断依据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长爪沙鼠的病理学诊断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Laboratory Animals -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pecifications - Part 5: Experimental Long-Clawed Ham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62.5-2018《实验动物 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实验用长爪沙鼠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了详细的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实验用长爪沙鼠”这一术语的具体含义,指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等目的的特定品系或种群的长爪沙鼠。此定义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所有参与者对研究对象有统一的认识。
样本采集
在样本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具体的采样部位和方法。例如,对于组织样本的采集,要求使用锋利的手术刀片切取,保证切面平整且无污染。此外,还特别指出不同器官如肝脏、肾脏等需分别单独包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组织固定与处理
关于组织固定的细节,标准建议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作为固定剂,浸泡时间至少24小时但不超过48小时。同时指出,在处理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脱水和透明化,以免影响后续的染色效果。
染色技术
在染色环节,标准推荐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作为常规染色手段,并介绍了其他特殊染色技术如Masson三色染色等的应用场景。这些技术能够更清晰地展示细胞结构及间质成分的变化情况。
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时,标准提出了观察视野的选择原则以及异常发现后的进一步验证措施。例如,在发现可疑病变区域后,需要通过连续切片或者免疫组化检测等方式确认诊断结果。
报告撰写
最后,关于病理报告的内容构成,标准给出了明确指引。报告应当包括基本信息(如实验动物种类、编号)、样品描述、主要发现及其意义等内容,并鼓励附上典型图片以便于理解和交流。
以上是对DB11/T 1462.5-2018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有助于提升相关领域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