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宰前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运输前准备、运输过程、待宰期间的要求及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羊的宰前管理过程。
Title:Pre-slaughter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96-2018《羊宰前管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羊屠宰前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屠宰前停食与供水
标准要求在屠宰前6至24小时内,羊只应停止喂食,但需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这一措施旨在减少羊只在运输和等待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同时确保其身体状态良好以适应后续屠宰流程。停止喂食可以防止消化道内残留物污染胴体,而持续供水则有助于维持羊只的生命体征。
2. 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运输过程中,车辆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夏季不得超过25℃,冬季不低于5℃。此外,每只羊所占空间不得少于0.2平方米,以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伤害或疾病传播。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羊只在整个运输途中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减少因环境不适引发的压力反应。
3. 屠宰前休息
屠宰前羊只需有至少2小时的安静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内,羊只需要处于无干扰的状态,以便恢复体力并调整心态。此规定有助于降低羊只进入屠宰车间时的紧张程度,从而提高屠宰效率和肉品质量。
4. 检疫与健康检查
在屠宰前,必须对所有待宰羊只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任何表现出异常行为、体温升高或其他疾病的羊只都不得进入屠宰程序,并应及时隔离处理。这项措施对于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肉类传播至关重要,同时也符合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以上内容涵盖了DB15/T 1496-2018标准中几个重要的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羊宰前管理体系,旨在从源头上保证羊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