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约化生产番茄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集约化生产的番茄种苗的质量管理与评价。
Title:Quality of Intensified Vegetable Seedling Production - Part 1: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76.1-2018《集约化生产蔬菜种苗质量 第1部分:番茄》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番茄种苗的集约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种苗的外观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种苗应具备完整、健壮的根系,无病虫害,叶片颜色正常且无机械损伤。这表明在种苗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植株的整体健康状况,还需确保没有外部因素对其造成损害。例如,根系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到植株后期的生长发育,而无病虫害则是保证种苗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
其次,在种苗规格方面,标准指出番茄种苗的高度应在15至20厘米之间,茎粗不低于4毫米,叶片数量不少于6片。这一规定为种苗的标准化提供了具体指标,有助于生产者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便于使用者选择合适的种苗。例如,茎粗和叶片数量直接关系到种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是衡量种苗质量的重要参数。
再者,关于种苗包装与运输,标准强调种苗应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包装材料,并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脱水。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剧烈震动和长时间暴晒,以减少对种苗造成的物理伤害。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护种苗在运输环节中的安全,提高成活率。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了种苗的溯源管理。要求每一批次的种苗都应有详细的生产记录,包括育苗环境、施肥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追溯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提升种苗生产的透明度,也为后续的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最后,标准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升种苗生产效率和质量。比如,利用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调节温湿度,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替代化学农药等。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种苗的需求。
综上所述,《集约化生产蔬菜种苗质量 第1部分:番茄》通过对外观质量、规格标准、包装运输以及溯源管理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为番茄种苗的集约化生产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准则,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