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播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春播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Spring-sown Cott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752-2018春播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播棉花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环节中,标准要求播种机应具备良好的排种性能和播种深度控制能力。具体来说,播种深度应在3到5厘米之间,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以促进发芽。同时,播种行距设定为30厘米左右,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田间管理。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强调了使用高效植保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标准指出,喷雾器的压力应保持在0.4至0.6兆帕范围内,以保证药液均匀覆盖作物表面。此外,还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再者,在收获阶段,明确规定了联合采棉机的技术参数及操作规范。例如,摘锭转速需控制在900至1200转/分钟之间,避免损伤棉纤维。并且,采收时要根据棉花品种选择合适的作业速度,通常为4至6公里/小时,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减少损失率。
最后,在安全环保方面,要求所有机械设备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维护保养。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如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则需要按照规定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T 2752-2018》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后期管理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