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茉莉花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苗繁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茉莉花的栽培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asmin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茉莉花栽培技术规程》(DB51/T 2527-2018)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茉莉花的种植管理。该标准适用于四川地区的茉莉花栽培,对于提高茉莉花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关于茉莉花的园地选择,标准指出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7.0之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茉莉花的生长发育。同时,园地要避免风害和霜冻的影响,确保茉莉花能够健康生长。
其次,在茉莉花的种植密度上,标准建议每亩种植约1500株左右,具体的株行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保证茉莉花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
再者,关于施肥管理,标准强调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使用。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基肥,基肥可以选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用量约为每亩3000公斤。此外,在生长期还需根据植株长势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满足茉莉花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病虫害防治也是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要求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控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可以通过修剪病枝、清理田园卫生来预防病害的发生;利用粘虫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还可以引入天敌昆虫来进行生物防治。
最后,关于采摘时间与方法,标准规定当茉莉花朵开放率达到80%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采摘宜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避免雨水淋湿花朵影响品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花瓣损伤,并及时将采摘下来的鲜花运送到加工地点处理。
以上便是对《茉莉花栽培技术规程》(DB51/T 2527-2018)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到从事茉莉花种植的相关人员。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茉莉花的产量,更能保证其优良品质,为后续的加工制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