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单孢杂交平菇品种选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平菇单孢杂交品种的选育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Unispore Hybrid Oyster Mushroom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614-2018单孢杂交平菇品种选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平菇品种选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单孢杂交”这一核心概念,即通过分离出单个担孢子进行培养获得纯系菌株,然后将两个或多个不同来源的纯系菌株进行有性杂交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指导。
二、试验材料准备
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遗传背景清晰、生物学特性稳定的亲本材料。具体来说,亲本材料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良好的品质特征。此外,还强调了对亲本材料进行遗传鉴定的重要性,确保其基因型纯合且无污染。
三、杂交组合设计与实施
关于杂交组合的设计,标准指出需要根据目标性状来选择合适的亲本组合。例如,若目标是提高产量,则应挑选那些已知具有高产潜力的亲本;若关注的是抗病性,则需考虑抗病性强的亲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来进行杂交,以避免外源污染影响结果。
四、后代筛选与评价
对于杂交后代的筛选,标准提出了多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生长速度:衡量菌丝体扩展能力;
- 子实体形态:如盖径、柄长等物理特征;
- 产量表现:单位面积上的收获量;
- 品质指标:包括色泽、口感等方面;
- 抗逆性能:耐高温、低温及湿度变化的能力。
五、新品种审定
当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还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提交相关资料申请新品种审定。这一步骤旨在保证最终选出的新品种符合市场需求并能有效推广使用。
以上就是对《DB41/T 1614-2018单孢杂交平菇品种选育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