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的环境条件、园地选择与规划、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婺源绿茶有机茶的种植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Tea Cultivation of Wuyuan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497-2018《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婺源绿茶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
标准指出,种植地块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业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并且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意味着种植区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如清洁的水源和空气,同时土壤的肥力也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茶叶的质量。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检测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性,确保土壤健康,为茶树提供充足的营养。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时,应合理规划道路、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议采用梯田式种植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对于新建茶园,标准推荐使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茶苗,这种方法能够保持母本优良特性,提高成活率。
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根据茶树生长周期施加适量肥料。春季主要是促进新梢生长,可适当增加氮肥比例;夏季则需控制氮肥用量,以免造成徒长影响品质;秋季则应补充磷钾肥,帮助茶树积累养分越冬。同时,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器或生物农药来替代化学药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收获与加工
收获期通常为每年的春茶(3月至5月)和秋茶(9月至11月)。采摘时应遵循“采高留低”的原则,即只采树冠上部的新梢部分,保留下部叶片继续光合作用。收获后的鲜叶应及时摊凉处理,避免堆积发热导致变质。加工过程中,则需严格遵守有机食品加工的相关规定,确保产品从田间到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有机标准。
以上就是对DB36/T 497-2018《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婺源绿茶种植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