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含γ-氨基丁酸巨胚功能稻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富含γ-氨基丁酸巨胚功能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GABA-enriched Mega-embryo Functional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富含γ-氨基丁酸巨胚功能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6/T 991-2018)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巨胚功能稻的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巨胚功能稻品种。如“赣优7号”、“丰优丝苗”等。这些品种需具备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并且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种子质量,确保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处理时,采用温汤浸种法可有效预防病害,同时提高发芽势。
二、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田块平整,土壤疏松肥沃,以利于秧苗扎根生长。基肥施用上,每亩需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作为底肥,配合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追肥分蘖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抽穗扬花期再补施钾肥5-8公斤。这种合理的肥料配比既能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又能促进γ-氨基丁酸的积累。
三、播种育秧
播种前需做好苗床准备,确保床土肥沃湿润。根据季节不同,春播时间为3月中下旬,秋播时间为9月上旬。每平方米苗床播量控制在150克左右,保证秧苗均匀分布。播种后覆盖细土0.5-1厘米厚,及时喷洒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当秧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即可移栽。
四、田间管理
移栽密度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一般行距为25-3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每穴插植2-3株苗。返青期加强水分管理,保持浅水层促分蘖;分蘖末期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和抽穗期需保持充足水分供应,后期适当控水养根保叶。病虫害防治方面,优先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五、收获加工
适时收获至关重要,当稻谷籽粒达到九成熟时即可收割。收割后立即脱粒并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14%),避免霉变影响品质。加工环节中,特别强调保留完整的巨胚结构,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营养价值,也是区分普通大米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以上条文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富含γ-氨基丁酸巨胚功能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直至收获加工,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了标准化生产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于推动功能性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