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桃育苗、造林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山桃的育苗及造林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Mountain Peach (DB15T 1480-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480-2018山桃育苗造林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山桃的育苗和造林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育苗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山桃种子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种子采收后需立即进行处理以防止发芽。具体要求为:种子要经过清洗、消毒,并在低温条件下沙藏30至60天,确保种子达到适宜发芽的状态。此外,播种前还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次,在育苗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幼苗期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要求在苗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同时根据苗木长势适时追肥,促进苗木健壮成长。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再者,关于造林部分,标准规定了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方法。造林地宜选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山坡或丘陵地带。整地时要清除杂草石块,挖大穴,回填表土与有机肥混合物,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还提出了合理的造林密度,一般每公顷栽植2250株左右,具体密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适当调整。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后期抚育的重要性。包括定期除草松土、修剪枝条、补植缺株等措施,以维持林分结构合理,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同时建议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为干扰,让山桃林自然演替成熟。
综上所述,《DB15/T 1480-2018山桃育苗造林技术规程》从育苗到造林再到抚育全过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山桃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