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政务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流程、信息化支撑、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各级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职能的单位开展的政务服务工作。
Title:Norm for Government Services of \"No Need to Run Once\" and \"At Most One Vi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A0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政务服务规范》(DB35/T 1766-2018)旨在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服务事项清单管理
标准要求各级政府应当编制并公开“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服务事项清单。这意味着政府部门需要全面梳理现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明确哪些事项可以通过线上办理无需到现场,哪些事项只需一次到现场即可完成。清单应定期更新,并在官方网站上长期公示,确保公众知晓。
二、线上线下融合办理
对于“一趟不用跑”的事项,标准强调要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这包括但不限于申请材料电子化提交、在线审核、电子证照生成与送达等环节。而“最多跑一趟”的事项,则需建立便捷的预约机制,合理分流办事人群,缩短等待时间。同时,还需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保证同一事项线上线下办理标准统一、结果互认。
三、标准化服务流程
标准规定了从咨询受理到办结反馈的完整服务流程。例如,在咨询阶段,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所需全部材料及注意事项;在受理环节,对符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申请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出具书面说明并指导完善材料。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为保障上述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标准提出了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要求。该平台需具备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能够无缝对接各部门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同时,还要注重网络安全防护,保护个人隐私安全。另外,鼓励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高频次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方案,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五、监督考核与评估改进
最后,标准明确了监督考核体系的建设内容。一方面,通过第三方机构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另一方面,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衡量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还倡导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予改革创新者更多试错空间,激发基层活力。
综上所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政务服务规范》不仅是一份操作指南,更是一种理念转变。它促使政府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