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云计算的桌面应用终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质量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桌面应用终端的设计、开发、测试与验收。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loud Computing Based Desktop Application Termin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742-2018《基于云计算的桌面应用终端通用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桌面应用终端的设计、生产、测试和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云计算桌面应用终端:指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桌面环境和服务的硬件设备。标准明确指出这类设备应具备网络连接能力,并能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 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是一种集中管理的桌面计算模式,允许用户从任何位置访问个人或共享的工作空间。
技术要求
# 硬件要求
- 处理器:终端设备应配备至少双核处理器,主频不低于2GHz,以确保足够的计算性能来处理复杂的图形界面和多任务操作。
- 内存:最低配置为2GB RAM,推荐配置为4GB以上,以便流畅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同时工作。
- 存储:本地存储容量建议不少于160GB SSD/HDD,用于缓存数据及安装必要软件。
- 显示输出:支持至少两个独立显示器输出接口(如HDMI、DisplayPort),分辨率不低于1920x1080。
# 软件要求
- 操作系统兼容性:需支持主流商业操作系统如Windows 7/10及以上版本以及Linux发行版。
- 安全协议:必须内置SSL/TLS加密机制来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远程桌面协议:支持RDP (Remote Desktop Protocol) 或者ICA (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保证高效的远程会话体验。
测试方法
# 功能性测试
- 验证终端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并连接至指定的云服务提供商;
- 检查所有列出的功能模块能否正常运作;
- 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格式进行读取与保存操作,确认其兼容性。
# 性能测试
- 测量启动时间、响应速度等指标;
- 在高负载情况下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率;
- 进行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安全性考量
- 数据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系统(IDS)部署等;
- 用户身份验证采用强密码策略,并可选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定期更新补丁程序以修复已知漏洞。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5/T 1742-2018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化调整。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