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证照的总体框架、数据结构、元数据要求、文件格式、注册规则、管理要求及跨域互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电子证照的应用、管理和跨域互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Certifica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电子证照技术规范》(DB35/T 1743-2018)旨在规范电子证照的生成、存储、传输和应用,确保电子证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与定义:标准中明确了“电子证照”、“版式文件”等关键术语。例如,“电子证照”被定义为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并传输的,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证照。这一定义明确了电子证照的数字化特性及其法律地位。
2. 电子证照的构成要素:标准指出电子证照应包含基本信息、元数据、版式文件和业务数据四部分。其中,元数据用于描述电子证照的基本属性如创建时间、签发机关等,而版式文件则保证了证照内容不可篡改且易于识别。业务数据则记录了与该证照相关的具体事务信息。
3. 电子证照的数据格式:要求采用国家标准GB/T 29765规定的PDF/A-3u作为版式文件格式,并且所有字符必须嵌入字体库中,不得依赖外部字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不同系统间流转时不会因为字体缺失而导致显示异常或信息丢失。
4. 电子印章与签名:规定电子证照必须加盖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要求的电子印章,并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整个文档进行数字签名。此外还强调了私钥的安全保管以及定期更换机制,以防止密钥泄露造成安全隐患。
5. 电子证照的存储管理:建议建立统一的电子证照数据库,实现跨部门共享互通。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证照需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数据损坏或丢失。同时鼓励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以上是对DB35/T 1743-2018中几个核心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理解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