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的安全技术要求、调查与评价、处理方法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的安全管理与技术处理。
Title:Safety Technical Code for Underground Metal and Non-Metal Mine Goafs
中国标准分类号:F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523-201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金属和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采空区的监测与评估
原文: 采空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地表变形、地下位移及应力变化等监测内容,并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解读:
采空区的安全管理首要在于实时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地表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面塌陷风险;地下位移监测有助于了解采空区内围岩稳定性;而应力变化监测则能反映围岩内部受力状况。这些数据需定期汇总分析,为后续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1 采空区处理原则
原文: 对于稳定状态下的采空区可采取封闭隔离措施;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采空区必须立即采取充填或崩落等有效手段予以处理。
解读:
此条规定明确了不同条件下采空区处理的基本原则。稳定状态下的采空区虽然当前没有直接威胁但依然需要设置物理隔离以防止未来可能产生的危险;而对于那些已经显示出潜在危害迹象的采空区,则必须迅速行动,采用充填法填充空腔或者实施崩落法让顶板自然垮塌,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6.3 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原文: 矿山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预案中至少包含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救援物资准备以及事故报告流程等内容。
解读: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矿山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和技术条件来编制适合自己的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其中特别强调了应急组织架构的确立以及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责任划分,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救援设备和材料储备充足,并且明确事故发生后信息上报的正确途径。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是整个标准体系的一部分,但它们涵盖了从日常监控到突发状况处置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希望上述解释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