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川菜烹饪技术用语及菜名翻译的术语、定义、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菜烹饪技术用语的规范化以及川菜菜名的英文翻译。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ichuan Cuisine Cooking Technical Terms and Dish Name Transl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502-2018《中国川菜烹饪技术用语及菜名翻译规范》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统一川菜烹饪术语和菜名的翻译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烹饪术语部分
1. 术语定义:该标准对川菜中常用的烹饪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例如,“炒”被定义为“将切好的食材放入热油锅中快速翻动加热至熟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炒”需要高温快炒的特点,有助于厨师在实际操作中保持一致的标准。
2. 术语翻译:对于一些特定的川菜术语,如“回锅肉”,其英文翻译建议为“Double-Cooked Pork”。这种翻译不仅保留了原意,还便于国际友人理解这道菜的做法特点——先煮后炒。
3. 烹饪技法描述:标准详细描述了诸如“爆”、“熘”等技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爆”被描述为“将切好的食材与调料一起迅速投入高温油锅中快速翻炒,并立即出锅”,突出了其快速高温的特点。
菜名翻译部分
1. 传统菜名翻译:对于传统的川菜菜名,标准提倡使用音译结合意译的方法。比如“麻婆豆腐”的翻译为“Mapo Tofu”,既保留了中文发音又表达了菜品的主要成分。
2. 创新菜名翻译:对于现代创新的川菜,标准鼓励根据菜品特色来创造新的英文名称。例如某道融合了西式元素的川菜可以命名为“Sichuan Fusion Delight”。
3. 地域特色表达:为了突出川菜的地方特色,在翻译时可以加入地名或文化背景信息。例如“成都小吃”可翻译为“Chengdu Snacks”,让外国食客能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应用场景
该标准适用于餐饮行业、食品加工企业以及相关教育培训领域。通过统一术语和菜名翻译,能够有效提升川菜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效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川菜的品牌形象。
总之,《中国川菜烹饪技术用语及菜名翻译规范》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它不仅规范了川菜术语和菜名的表达方式,也为推动川菜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