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接口规范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京津冀区域内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of Expressway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020-2018《京津冀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是指导该地区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系统总体要求
规范明确指出,智能管理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特别是提到系统需支持多源数据融合,这要求系统能够整合交通流量、气象条件、突发事件等多种信息来源,以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对于数据采集设备的布设密度和精度有严格规定,例如每公里至少设置一处固定式监控设施,并且要求视频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P。此外,还强调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所有敏感信息必须加密处理,防止泄露。
3. 信息发布机制
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如电子情报板、手机APP等)及时发布路况信息。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必须提前预警并引导车辆合理绕行。同时,规范也提出了响应时间的具体指标,确保信息传递高效准确。
4. 应急处置能力
强调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快速反应机制、重大节假日高峰时段疏导方案等。并且要求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5. 用户服务体验
注重提升驾乘人员的服务质量,比如提供免费WiFi覆盖、设立便民服务区等措施来改善用户体验。此外,还鼓励采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客服来解答常见问题,减轻人工压力。
以上内容只是对本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概述性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