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的基本要求、追溯体系构建、信息采集与记录、信息传输与保存、查询与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低温食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履历追溯管理。
Title:Low-temperature Food Cold Chain Logistics Record Trac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017-2018《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是一项针对北京地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低温食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履历追溯管理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例如,“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保持恒定低温状态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温度控制在整个链条中的核心地位,是后续各项要求的基础。
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从事低温食品冷链物流的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应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处理预案。这些基本要求为企业开展低温食品冷链物流提供了框架性的指导,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
追溯信息采集
在追溯信息采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企业在接收货物时记录下产品的基本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同时还要记录运输工具的信息及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此外,对于冷链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必须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相关部门。这样做可以保证一旦发生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措施。
冷链运输过程管理
关于冷链运输过程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监控要求。比如,冷藏车内的温度应当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次温度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温度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调整直至恢复正常。另外还要求定期维护保养车辆设备以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应急响应机制
最后,在应急响应机制上,标准建议企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当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等情况导致冷链中断时,应该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快速反应,减少损失。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以上就是对DB11/T 3017-2018《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提高低温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