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指导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内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组织。
Title:Human Resources Service Specification - Part 6: Vocational Guidance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008.6-2018 人力资源服务规范 第6部分:职业指导服务》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职业指导服务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职业指导服务的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开展职业指导服务的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这表明提供职业指导服务需要有合法资质和基础条件保障。机构应当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专职人员,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以提升服务质量。
二、职业指导流程
标准明确了职业指导的一般流程包括接待咨询、职业素质测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跟踪服务等环节。其中特别强调了职业素质测评的重要性,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客观评估求职者的技能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在职业发展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服务质量控制
为保证职业指导服务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制度,完整记录每次服务过程及结果;实施满意度调查制度,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并据此改进工作;还规定了保密原则,要求所有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都必须严格保密。
四、特殊人群的职业指导
对于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特定群体,标准给出了针对性的服务建议。例如针对高校毕业生,除了常规的职业规划外,还应关注其就业观念转变;而对于长期失业者,则需侧重于增强其自信心和再就业能力。
五、评价与改进机制
最后,标准还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总结分析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同时鼓励创新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DB11/T 3008.6-2018》不仅规范了职业指导服务的整体框架,而且从细节出发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