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方法、具体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啤酒制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以及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eaner Production in Be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519-2018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是一项专门针对啤酒制造业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这项标准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产品性能及环境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啤酒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该标准规定了啤酒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以及能源消耗等重要指标。例如,要求原料利用率不低于95%,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原材料浪费,提高提取效率。对于水资源,要求循环使用率达到75%以上,这表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水循环系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废水的有效回用。在能源方面,标准设定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上限为120kgce/kl,这意味着企业需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耗水平。
二、污染物产生指标
此部分重点关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情况。标准要求啤酒生产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浓度不得超过80mg/L,这需要企业采取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标准限值为2mg/m³,企业应加强车间通风换气,安装VOCs回收装置。此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企业需建立健全废弃物分类收集制度,积极寻找废料再利用途径。
三、产品性能指标
标准强调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明确规定成品啤酒酒精度偏差应在±0.3%vol范围内,感官质量评分不低于85分。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只有严格把控每个生产环节,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四、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要求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同时配备专职环保管理人员。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员工环保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信息公开也是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需按要求向社会公开年度环境报告书,接受公众监督。
五、综合绩效评估
标准最后给出了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方法,将上述各项指标量化打分后汇总得出总得分。根据得分高低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代表国际先进水平,二级为国内领先水平,三级则为基本达到要求。企业应以一级为目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清洁生产水平。
综上所述,《DB11T 1519-2018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啤酒制造业》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企业应当充分认识标准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日常管理和技术创新的依据,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