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环境整治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841-2017《农村社区建设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于2017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设施配置、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规划布局
标准在5.1节中规定:“农村社区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布局。”这一条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在地形复杂地区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在人口密集区域则需要确保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到位。此外还提到要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和发展用地,这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并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二、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标准在6.3节明确指出:“供水系统应保证水质符合GB 5749的规定,并且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这意味着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同时,在电力供应上要求电压稳定,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需求以及小型生产活动用电需要。
三、公共服务设施
第7章专门论述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其中7.2条特别提到:“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置一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这项措施旨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图书阅览、教育培训等多功能服务场所。另外,还要求配备医疗保健点,方便群众就医问诊。
四、环境卫生管理
对于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在8.1条提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处理,鼓励采用就地资源化利用方式。”这表明农村垃圾处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填埋或焚烧,而应该通过分类回收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防止水体污染影响居民健康。
以上只是对DB22/T 2841-2017部分内容做了简要分析,实际上整个标准涵盖了更多细节内容。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