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分蘖洋葱脱毒试管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分蘖洋葱脱毒试管苗的繁育及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pagation of Virus-free Test Tube Seedlings of Multiplier On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827-2017 分蘖洋葱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分蘖洋葱脱毒试管苗繁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种苗的脱毒处理、培养基质选择到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提高分蘖洋葱种苗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在种苗脱毒处理方面,标准规定应采用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将洋葱植株置于35℃条件下热处理30天后,选取0.3毫米以下的茎尖进行嫁接繁殖。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去除病毒侵染,确保种苗健康无病害。
其次,关于培养基质的选择,标准强调要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珍珠岩或蛭石作为基质材料。同时要求基质PH值控制在6.0-7.0之间,并且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这样可以为洋葱试管苗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小环境。
再者,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指出移栽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底肥,每亩地施用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左右。定植时行距保持在25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能保证合理密植。此外还需注意定期灌溉排水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最后,在采收阶段,当植株叶片大部分变黄且假茎变软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茬并做好下一季种植准备。
以上就是《DB22/T 2827-2017 分蘖洋葱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操作不仅能够保障分蘖洋葱种苗的质量,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