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检测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的方法,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DNA提取、LAMP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判定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的快速检测与诊断。
Title:Detection of Tomato Bacterial Canker Pathogen by LAMP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812-2017 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的技术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检测。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检测工作集中在特定的目标病原体上。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环介导等温扩增”、“特异性引物”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是指在恒定温度条件下,利用特异性引物和Bst DNA聚合酶进行的核酸扩增反应。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正确执行检测过程。
3. 试剂与材料:标准要求使用高质量的DNA提取试剂盒、LAMP专用试剂盒以及阳性对照品。选择合适的试剂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例如,DNA提取试剂盒应能有效去除抑制物,确保提取出纯净的DNA模板。
4. 仪器设备:包括恒温扩增仪、紫外凝胶成像系统等。恒温扩增仪是执行LAMP反应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5. 样品采集与处理:样品需从疑似感染植株的典型症状部位采集,并立即置于无菌容器内送检。样本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6. 反应体系建立:标准详细描述了LAMP反应体系的组成及配制方法。反应体系通常包含模板DNA、特异性引物、Bst DNA聚合酶等成分。正确的体系构建是获得准确检测结果的基础。
7. 反应条件:推荐的反应温度为60-65℃,时间为40-60分钟。温度和时间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验条件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扩增效果。
8. 结果判定:通过观察反应管内的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来判断结果。如果出现预期的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结果判读时需结合对照组进行综合分析。
9. 质量控制:每批检测都必须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检测流程和技术要点。
以上内容是对DB22/T 2812-2017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