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套袋苹果萼洼黑点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苹果种植区套袋苹果萼洼黑点病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lyx Black Dot Disease in Bagged Ap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657-2018《套袋苹果萼洼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套袋苹果生产过程中萼洼黑点病的防治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病害的发生特点、防治原则到具体措施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果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指导。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套袋苹果萼洼黑点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病害。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果园内的越冬病残体,传播途径包括风雨传播和昆虫携带等。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例如,标准要求在冬季修剪时彻底清除树上的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初始侵染源。
其次,关于药剂使用,标准强调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推荐使用的杀菌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需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防病菌产生抗药性。例如,在花期前后可以选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或苯醚甲环唑乳油进行喷雾处理,而在果实膨大期则建议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同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制药液,避免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套袋前后的关键操作步骤。套袋前要确保果实表面干燥无露水,否则会增加病菌附着的机会;套袋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果皮;套袋后定期检查袋子是否完好,一旦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新袋。这些细节看似简单,但对预防萼洼黑点病至关重要。
最后,标准鼓励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动态。果农应定期巡视果园,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局部摘除受害果实并销毁,防止病情扩散。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比如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适时灌溉排水,从而提高果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总之,《套袋苹果萼洼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帮助果农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保障了苹果的质量与产量。果农在实际生产中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