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系统防护及异常情况处理等。本文件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500V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检测。
Title: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 Part 5: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K76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099.5-2018《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5部分:安全》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一般安全要求
5.1.1 系统应具有防止人员触电的保护措施。这意味着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在任何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人员接触设备时不会受到电击危害。例如,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 4208的相关规定。
5.1.2 系统应具备过电压保护功能。当供电电压超出额定值时,系统应能自动切断电源以避免损坏设备或引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5.2 电磁兼容性
5.2.1 系统发射的电磁辐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这要求制造商严格控制产品的电磁干扰水平,以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5.2.2 系统需承受一定强度的电磁骚扰而不发生误动作或性能下降。为此,需要采取屏蔽、滤波等技术手段提高抗扰能力。
5.3 温升限制
5.3.1 各部件表面温升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值。高温度可能导致绝缘材料老化甚至燃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设计散热结构来保证温升在安全范围内。
5.3.2 在满载运行条件下测试温升是否符合要求。实际使用中负载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测试条件要尽可能接近真实工况。
5.4 防护等级
5.4.1 室外使用的充电装置至少达到IP54防护等级。这一级别的防护可以有效阻止灰尘侵入以及来自各个方向溅水的影响。
5.4.2 对于室内应用的产品,则建议采用更高一级别的防护措施如IP67,这样即使短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会造成损害。
5.5 机械强度
5.5.1 所有连接件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力矩和冲击载荷。
5.5.2 关键部位还需额外增加加固措施以防意外脱落或松动导致事故。
以上就是对DB44/T 2099.5-2018标准中关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安全性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该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