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制作食用菌培养基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废弃物处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制作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king Edible Fungi Substrate from Waste Bedding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Bed Pig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704-2017《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制作食用菌培养基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产生的废弃垫料为主要原料,结合其他辅料,通过科学配比和处理后制作成食用菌栽培基质的过程。这一规定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微生物发酵床”、“废弃垫料”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微生物发酵床”是指将特定的微生物菌种接种到猪舍地面铺设的有机物上,形成能够降解猪粪尿并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生态体系;而“废弃垫料”则是指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从猪舍移除的上述有机物混合物。这些定义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再者,关于原材料的要求,标准强调废弃垫料必须来源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养殖场,并且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处理,确保无害化。同时,对于辅料的选择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木质材料需选用未受污染的新鲜锯末或刨花,谷壳应保持干燥且无霉变等。这不仅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也为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混合配料、堆置发酵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参数。例如,在堆置发酵阶段,要求控制温度在50℃以上持续7天以上,以彻底杀灭病原体和杂草种子。这样的细致规定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最后,标准对成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成品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以及生物学特性均需达到相应指标才能投入使用。特别是pH值、含水量及营养成分的比例,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必须严格把控。
综上所述,《利用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制作食用菌培养基技术规范》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检验都给出了详尽指导,旨在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确保食品安全与环境友好。这对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