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辅助缓解视疲劳功能的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具有辅助缓解视疲劳功能的保健用品的功能评价和检测。
Title:Healthcare Products - Functiona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Test Method for Auxiliary Relief of Eye Fatigue Fun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97.2-2017是关于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的重要标准,特别是针对辅助缓解视疲劳的功能检验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样品准备与测试环境
标准要求样品需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预处理,通常为25℃±2℃,相对湿度50%±10%。这一条件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此外,所有实验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功能学评价指标
标准明确了多项用于评估产品辅助缓解视疲劳效果的关键指标。其中包括视力矫正度数变化、眼压值变化以及泪膜破裂时间等生理参数。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产品的实际功效。例如,泪膜破裂时间是衡量眼睛表面湿润程度的重要参数,缩短的时间可能表明产品具有促进眼部润滑的作用。
实验设计与执行
实验设计应采用双盲对照试验法,即受试者和研究人员均不知晓分组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主观偏见对结果的影响。每个实验组至少包含3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并且需要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实验周期一般不少于4周,在此期间定期记录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数据分析方法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确定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假设。若满足,则可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来比较两组间差异;否则应选择非参数统计方法如Mann-Whitney U检验。同时还需要计算效应量大小以便评估干预措施的实际意义。
安全性考量
除了功能性测试外,还需关注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这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监测、长期服用的安全性评估等内容。任何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情况都应及时上报并暂停相关研究直至查明原因为止。
以上是对DB22/T 397.2-2017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