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进行致癌试验的程序与检验方法,以评估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保健用品的致癌性评价。
Title:Healthcare Products -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1: Carcinogenicity T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96.11-2017《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11部分:致癌试验》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保健用品潜在致癌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的保健用品,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和操作流程,为保健用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本部分适用于所有可能具有潜在致癌性的保健用品。这意味着任何声称能够改善人体健康的保健品,在上市前都需按照此标准进行致癌试验。这一规定确保了消费者不会因为使用这些产品而面临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2. 试验设计原则
- 剂量选择:要求至少设置三个剂量组(高、中、低)以及一个对照组。高剂量应接近或达到已知毒性阈值,但不得超过安全限度;低剂量则应低于预期无作用水平。
- 动物选择:优先选用与人类生理结构相似度较高的实验动物,如大鼠或小鼠,并保证每种性别各不少于50只个体参与测试。
- 观察期限:整个试验周期不得少于两年,以覆盖从短期到长期暴露的所有可能性。
3. 具体操作步骤
- 初步筛查阶段:包括体重监测、食物摄取量记录等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 毒性表现评估:定期检查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内容;
-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适当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结果,确保结论可靠准确。
4. 结果判定标准
如果在试验期间发现任何一例恶性肿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初步判断该物质存在潜在致癌性;反之,则认为其不具备此类危害特性。此外还需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量最终结论。
5. 报告撰写要求
所有试验过程及结果均需形成书面文件存档备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实验目的简介;
- 方法论描述;
- 结果展示图表;
- 讨论部分包含对异常现象解释;
- 最终意见陈述。
以上就是DB22/T 396.11-2017关于抗癌试验部分的重要条款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项国家标准来进行有效的毒理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