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选择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Cuttings Propagation of Cassava Young Sho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601-2017 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旨在提高育苗成功率和苗木质量。
一、扦插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扦插材料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木薯嫩枝作为插穗。插穗长度应在15至20厘米之间,直径在0.5至1.0厘米范围内。插穗剪取后需立即进行处理,去除下部叶片,保留顶部2至3片叶子。处理后的插穗需要浸泡在浓度为500ppm的生根粉溶液中约1小时,以促进生根。
二、扦插基质的选择与准备
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扦插的成功率。标准推荐使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沙壤土或腐殖土作为扦插基质。在使用前,基质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可采用蒸汽消毒法或化学药剂消毒法。此外,为了改善基质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珍珠岩或蛭石。
三、扦插方法与管理
扦插时要确保插穗插入基质的深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扦插完成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湿度。在苗床温度控制方面,白天温度维持在20至25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同时,要定期检查苗床的湿度和通风情况,避免出现积水或过度干燥的情况。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特别强调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在扦插初期,要密切观察苗木生长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防治,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此外,还应注意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积累。
五、苗木出圃
当插穗长出的新梢达到10厘米以上且根系发育良好时,即可考虑出圃。出圃前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使苗木适应外界环境。起苗时要注意保护好根系,尽量减少损伤。出圃后的苗木应尽快移栽到大田,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造成失水。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能够有效提升木薯嫩枝冬季扦插育苗的成功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