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2247.2-2021 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第2部分:调度命名》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管理,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该标准是《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系列标准中的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度命名规则进行规范,旨在统一调度术语、明确设备标识、提升调度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电化学储能作为调节电网频率、平衡负荷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调度命名规范,不同地区和单位在储能电站的命名、编号及调度关系上存在差异,导致调度信息传递不畅、运行管理混乱等问题。为此,制定本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涵盖其调度命名的基本原则、命名规则、命名结构、命名示例等内容。标准中明确了储能电站的调度名称应由项目名称、储能类型、容量等级、接入电压等级等要素构成,确保命名的规范性和唯一性。
在命名原则方面,标准强调了统一性、简洁性、可识别性以及与调度系统兼容性的要求。统一性要求所有储能电站的命名遵循相同的标准,避免因命名方式不同而造成调度混乱;简洁性要求命名不应过于复杂,便于记忆和使用;可识别性要求命名能够准确反映储能电站的关键属性,如位置、容量、技术类型等;兼容性则要求命名应符合现有调度系统的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
标准还规定了储能电站的调度命名结构,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区域标识、项目名称、储能类型和接入电压等级。例如,“华北-某市-电化学储能-220kV”这样的命名方式,既包含了地理位置信息,也明确了储能类型和接入电压等级,有利于调度人员快速识别和操作。
此外,标准还提供了具体的命名示例,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例如,对于一个位于华东地区的50MW/1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110kV,其调度名称可以为“华东-某省-电化学储能-110kV”。通过这些示例,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名。
本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度管理水平,也为后续储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标准的推广还将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作,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总之,《DLT 2247.2-2021 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第2部分:调度命名》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规范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调度命名、提升调度运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标准的逐步落实,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的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