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949-2018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8年实施以来,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本导则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中热工自动化系统可能受到的电磁干扰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和防护指导。随着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已成为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并实施该标准对于提高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LT 1949-2018》涵盖了电磁干扰的基本概念、来源分类、对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标准明确了电磁干扰的分类方法,包括传导干扰、辐射干扰、静电放电干扰等,并结合火力发电厂的实际运行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策略。
在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阶段,该标准要求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合理选择设备和布线方式,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同时,导则还强调了屏蔽、接地、滤波等关键防护技术的应用,确保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此外,《DLT 1949-2018》还对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测试与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指标和合格标准。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有效验证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导则不仅适用于新建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系统设计和施工,也适用于现有系统的改造和升级。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因电磁干扰导致的控制系统故障风险,提高电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总之,《DLT 1949-2018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导则》是电力行业在电磁兼容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为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全面的防护指导和技术支持。其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