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926-2018 火力发电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技术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火力发电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燃煤、燃气等类型的火力发电机组,为自启停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调试和运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自启停控制系统(Auto Start-Up and Shut-Down System, 简称ASU)是现代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机组启动和停机过程中,根据预设的程序和条件,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包括设备状态检查、参数调整、设备投运以及安全保护等。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同时减少人工干预,提升运行效率。
DLT 1926-2018标准对自启停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系统结构、通信接口、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标准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此外,标准还对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方便运行人员进行监控和操作。
在系统结构方面,DLT 1926-2018要求自启停控制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系统通常包括逻辑控制模块、过程监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等部分,各模块之间通过可靠的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标准还规定了系统与电厂其他自动化系统(如分散控制系统DCS)之间的接口规范,确保各系统间的协调配合。
在功能实现上,标准明确了自启停控制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前的设备状态检查、燃料供应系统控制、锅炉点火与升温、汽轮机冲转与并网、负荷调节、停机过程中的减负荷与冷却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结合具体的机组类型和运行条件进行优化配置。
DLT 1926-2018还特别强调了系统的安全保护机制。在自启停过程中,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联锁保护和紧急停机功能,防止因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必要时自动执行保护动作。
此外,该标准还对自启停控制系统的调试与验收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进行功能验证,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技术,提升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适应性。
总体而言,《DLT 1926-2018 火力发电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技术导则》为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该标准还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持续更新和完善。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