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916-2018 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技术要求》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燃煤电厂、生物质发电厂及其他工业锅炉等排放烟气中逃逸氨的检测与监测。逃逸氨是烟气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脱硝技术中未反应的氨气。逃逸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设备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其浓度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校准方法、操作流程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通常由采样单元、分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辅助设备组成,能够实现对烟气中逃逸氨的快速、准确检测。在性能指标方面,标准明确了系统的测量范围、响应时间、重复性误差、线性度、温度和湿度影响等关键参数,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此外,DLT 1916-2018 还对系统的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校准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标准要求采用标准气体进行校准,并明确校准周期、校准条件及校准后的验证方法。同时,标准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的操作流程,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的控制、数据记录与分析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在安全防护方面,标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由于烟气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测量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确保通风良好等。同时,系统本身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功能,防止因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DLT 1916-2018 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烟气治理技术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有助于提高环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技术依据。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烟气中逃逸氨的监测工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DLT 1916-2018 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也为今后制定更完善的环保技术规范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总之,《DLT 1916-2018 便携式烟气逃逸氨测量系统技术要求》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烟气逃逸氨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提升我国环保监测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