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883-2018 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和指导配电网运行控制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是保障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从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基本原则、系统结构、功能要求、控制策略、设备配置、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管理,提高了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在基本原则方面,《DLT 1883-2018》强调了配电网运行控制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灵活适应的原则。同时,要求运行控制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现代配电网日益增长的复杂需求。
在系统结构方面,标准提出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主站系统、子站系统和终端设备等组成部分。主站系统负责整体协调与决策,子站系统实现区域内的控制与调节,终端设备则用于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命令。
在功能要求上,《DLT 1883-2018》明确了配电网运行控制应具备的多种功能,如负荷预测、电压调节、无功补偿、故障检测与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等。这些功能的实现有助于提升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供电质量。
控制策略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配电网的运行方式选择、控制逻辑设计、优化算法应用等方面。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技术手段,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
设备配置方面,标准对配电网运行控制所需的硬件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智能电表、测控装置、通信模块等。这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选型对于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信技术是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关键支撑。《DLT 1883-2018》强调了通信网络的建设与优化,要求采用可靠的通信方式,如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基础工作。标准规定了数据采集的内容、频率、精度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流程,为运行控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DLT 1883-2018》还涵盖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的测试与验收、维护与管理等内容,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总体来看,《DLT 1883-2018 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导则》是一部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行业标准,对于推动我国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运行控制面临更多挑战。《DLT 1883-2018》的实施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配电网向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总之,《DLT 1883-2018 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导则》不仅是电力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也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