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755-2017 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为燃煤电厂节能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规范的计算方法。该标准自2017年实施以来,广泛应用于我国火电行业的节能管理与技术改造中,对于推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的节能效果评价,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燃煤电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量化分析,确定燃煤电厂在实施节能措施后所实现的节能量,从而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数据支持。
DLT 1755-2017 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有关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标准内容涵盖了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数据采集要求以及结果分析等内容,确保计算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节能量计算过程中,该标准强调了对燃煤电厂运行参数的准确测量和记录。例如,锅炉效率、汽轮机热效率、厂用电率等关键指标均需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监测和统计。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节能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DLT 1755-2017 还规定了不同的节能措施对应的计算模型。例如,针对锅炉燃烧优化、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辅机系统节能改造等不同类型的节能项目,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这有助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提高节能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该标准还引入了基准线的概念,即在没有实施节能措施的情况下,燃煤电厂的能耗水平作为比较的基础。通过将实际运行数据与基准线进行对比,可以准确计算出实施节能措施后的节能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客观反映节能效果,还能为后续的节能项目提供参考。
DLT 1755-2017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数据采集的周期应足够长,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同时,应避免因设备检修、负荷波动等因素导致的数据异常。此外,标准还建议建立完善的节能监测体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连续性。
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升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发电煤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节能管理工具,促进了火电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DLT 1755-2017 燃煤电厂节能量计算方法》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技术指导价值的行业标准。它不仅规范了燃煤电厂节能效果的评估流程,也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