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690-2017 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和指导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状态评估工作。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7年实施以来,为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和保护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长期运行、环境因素以及电气负荷的变化,电流互感器可能会出现老化、绝缘劣化、局部放电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状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DLT 1690-2017》规定了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划分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标准明确了状态评价应基于设备的运行状况、试验数据、历史记录以及故障信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在状态评价过程中,标准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电气试验、红外测温、油色谱分析等。这些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帮助技术人员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注意、异常或严重状态。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不同状态等级对应的处理建议。例如,对于处于正常状态的电流互感器,可按照常规计划进行维护;而对于处于异常或严重状态的设备,则需要立即采取检修或更换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故障。
此外,《DLT 1690-2017》强调了状态评价工作的系统性和持续性。要求电力企业建立和完善设备状态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设备状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维护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新安装的电流互感器,也适用于运行中的设备。无论是新建变电站还是现有电网改造,都可以参考该标准进行设备状态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DLT 1690-2017》为电力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运维效率。同时,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智能电网和数字化运维的发展,状态评价工作正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DLT 1690-2017》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完善和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DLT 1690-2017 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科学、规范的状态评价,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