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668-2016 火电厂燃煤管理技术导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适用于火电厂的燃煤管理。该标准旨在规范火电厂燃煤的采购、运输、储存、配煤及燃烧等全过程,以提高燃煤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障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火电厂燃煤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燃煤质量控制、燃煤采购与供应、燃煤运输与储存、燃煤配比与掺烧、燃煤燃烧优化以及燃煤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的燃煤管理水平,确保燃煤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燃煤质量控制方面,《DLT 1668-2016》明确了燃煤的采样、制样、化验和评价方法,要求火电厂建立完善的燃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燃煤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环保标准。同时,标准还强调了燃煤质量对锅炉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要求电厂根据燃煤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在燃煤采购与供应方面,标准要求火电厂根据机组容量、燃料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燃煤采购计划,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同时,应加强与煤炭企业的沟通协调,确保燃煤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此外,还应建立燃煤库存管理制度,防止因库存不足或过剩而影响发电运行。
在燃煤运输与储存环节,《DLT 1668-2016》提出了具体的运输方式和技术要求,如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燃煤储存,标准要求建设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储煤设施,防止煤质变化和环境污染。同时,应定期检查储煤设施的安全状况,确保燃煤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在燃煤配比与掺烧方面,标准强调了不同煤种的混合使用原则,要求根据锅炉燃烧特性和环保要求,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燃煤,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同时,应建立配煤试验制度,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比方案,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优化。
在燃煤燃烧优化方面,《DLT 1668-2016》要求火电厂根据燃煤特性,优化燃烧设备和运行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应加强燃烧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燃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燃煤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标准鼓励火电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燃煤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建立燃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燃煤采购、运输、储存、配比和燃烧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总体来看,《DLT 1668-2016 火电厂燃煤管理技术导则》为火电厂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燃煤管理指导,有助于提升火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水平。该标准的实施将推动火电厂在燃煤管理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