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666-2016 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6年实施以来,为我国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中型水电站的水调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水电站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实现对水文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水调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水文测报、调度控制、数据通信、设备监控等子系统。DLT 1666-2016对这些子系统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接口规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在水文测报方面,要求系统具备高精度的水位、流量、降雨量等参数的采集能力,并能够实现远程传输和自动处理。
在调度控制方面,标准强调了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发电机组出力、优化水库调度方案的功能。同时,系统还应具备与上级调度中心的数据交互能力,确保调度指令的及时下达和执行。
数据通信是水调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DLT 1666-2016对通信方式、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便适应未来技术升级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设备监控方面,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对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轮机、发电机、闸门等,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可追溯性和故障预警能力。同时,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为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DLT 1666-2016还特别强调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系统具备防雷、防电磁干扰、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同时,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机制,减少因系统故障导致的运行风险。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水电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升了水电站的运行效率,还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总体而言,《DLT 1666-2016 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条件》是一部全面、实用的技术规范,涵盖了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水电自动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