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657-2016 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规范》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该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燃煤电厂及其他工业排放源的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该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发展,提升烟气脱硫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是一种以活性焦为吸附剂的烟气脱硫工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活性焦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与传统的湿法脱硫相比,该技术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无废水排放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及工业窑炉的烟气处理。
《DLT 1657-2016》标准内容涵盖了活性焦干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运行控制、安全要求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活性焦的选择标准,包括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吸附容量等关键指标,确保脱硫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标准还对脱硫系统的布置、烟气流速、温度控制等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设计方面,《DLT 1657-2016》强调了系统的整体优化,要求根据不同的烟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活性焦类型和脱硫工艺参数。标准中还提出了脱硫系统的分级设计思路,即根据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脱硫方式,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标准还对脱硫系统的辅助设备如风机、管道、控制系统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运行管理方面,标准明确了脱硫系统的操作规程、日常维护、故障处理等内容。要求运行人员定期检查活性焦的吸附性能,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运行参数,以维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标准还对脱硫系统的监测与数据记录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便于对脱硫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环境保护方面,《DLT 1657-2016》强调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处理问题。活性焦干法脱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活性焦,标准要求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标准还鼓励对废活性焦进行资源化利用,如作为活性炭再生材料或用于其他工业用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DLT 1657-2016》还对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防火防爆措施、电气安全、设备保护等方面。标准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DLT 1657-2016 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烟气脱硫技术水平,也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