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625-201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是由中国电力行业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该标准适用于大型或中型梯级水电站的集中监控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环节,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性能要求、通信协议、数据采集与处理、人机交互界面、安全防护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规定,确保集中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梯级水电厂各电站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功能方面,集中监控系统应具备对水电厂设备状态的监测、故障报警、自动控制、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功能。同时,系统应支持多级调度和协调控制,以适应梯级水电厂复杂的运行环境。此外,系统还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便于后续升级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在性能要求上,标准强调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稳定性。集中监控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事故影响。
通信协议是集中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规定了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系统间的互操作性,降低集成难度,同时也为未来的系统扩展提供了便利。
数据采集与处理是集中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标准要求系统能够对水电厂各类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应符合人性化原则,确保操作简便、直观易懂。系统应提供多种显示方式,包括图形化界面、报表输出和报警提示等,方便管理人员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安全防护是集中监控系统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标准要求系统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传输、防病毒攻击和入侵检测等功能,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集成方面,标准鼓励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灵活组合,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梯级水电厂的监控要求。同时,系统应支持与调度中心、能源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DLT 1625-201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的发布,为我国梯级水电厂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水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