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454-2015 电力系统自动低压减负荷技术规定》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系统中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的应用与管理。该标准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和控制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电压异常时,能够迅速切除部分负荷,维持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从而避免因电压骤降导致的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
自动低压减负荷技术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系统发生短路、发电机跳闸或其他扰动时,可能导致局部或全局电压下降,进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此时,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可根据预设的电压阈值和时间特性,自动切断部分非关键负荷,以恢复系统的电压水平,防止事故扩大。
DLT 1454-2015标准对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的功能要求、整定原则、动作特性、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标准中明确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减负荷策略,以及如何根据系统结构和负荷特性进行合理的配置。此外,还规定了装置的动作时间、返回时间、动作次数等关键参数,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设计和应用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负荷分布、电网结构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标准中强调,应结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负荷方案,并定期进行仿真测试和现场试验,以验证装置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标准还对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的通信接口、数据采集、远方控制等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支持现代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需要与其他保护和控制设备实现信息交互,形成协同工作机制,提升整体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安全性。
DLT 1454-201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不仅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也为相关设备制造商、设计单位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自动低压减负荷装置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DLT 1454-2015 电力系统自动低压减负荷技术规定》是一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对于规范自动低压减负荷技术的应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运行环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