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314-2013 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之一,旨在规范电力工程中使用的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和应用。该标准于2013年发布实施,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压等级的接地工程,特别是对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是一种通过释放可溶性盐类物质来降低接地电阻的新型接地材料。与传统接地方式相比,其具有施工简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装置通常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作为核心,并在其表面包裹一层能够缓慢释放离子的材料,从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持续改善接地效果。
DLT 1314-2013标准对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要求接地装置的核心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外层的缓释材料应具备一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在结构设计上,标准规定了接地装置的尺寸、形状以及连接方式,以保证其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在性能指标方面,该标准明确了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电流密度、耐压能力等关键参数。例如,接地电阻值应满足相关电力工程的要求,且在一定时间内不应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装置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DLT 1314-2013还对产品的检测方法和试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导电性能测试、耐腐蚀性试验、盐分释放速率测定等。这些检测项目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抽样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方法,为产品出厂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在应用方面,该标准强调了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传统的接地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接地效果,而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该装置还可用于变电站、输电线路、通信基站等场所,提升整体接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DLT 1314-2013的发布实施,不仅推动了我国电力工程接地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接地装置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电力工程质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DLT 1314-2013 电力工程用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技术条件》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缓释型离子接地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规范。其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电力工程的接地技术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