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该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由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适用于额定电压为6kV至500kV的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各个环节。
本规程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高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电缆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制定统一的运行规程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DLT 1253-2013》涵盖了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管理、巡视检查、运行维护、故障处理以及技术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规程明确了电力电缆线路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操作规范,包括正常运行、异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同时,规程还对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环境、温度控制、绝缘性能检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运行管理方面,规程强调了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此外,规程还规定了运行人员的职责和培训要求,以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巡视检查方面,规程要求定期对电力电缆线路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检查内容包括电缆本体、接头、终端、保护装置以及周围的环境状况等。通过定期巡视,可以有效预防电缆故障的发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运行维护是规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规程要求对电缆线路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维护工作包括清洁、紧固、润滑、测试和更换部件等。同时,规程还对电缆的试验项目、试验周期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电缆的性能符合运行要求。
故障处理是规程的重点之一。规程明确了各类故障的识别方法、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要求各单位建立完善的故障报告和分析机制。通过对故障原因的分析,可以不断优化运行策略,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效率。
此外,《DLT 1253-2013》还对电力电缆线路的技术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规程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试验报告、运行记录和维修记录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日常运行管理,也为后续的维护和改造提供了依据。
总之,《DLT 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是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对于规范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该规程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