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033.5-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5部分:核能发电》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的电力行业标准,该标准于2006年发布实施。作为电力行业术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核能发电相关术语的使用,为电力行业的技术交流、科研开发、设备制造及工程管理提供统一的术语依据。
本标准是《DLT 1033-2006 电力行业词汇》系列标准中的第五部分,主要针对核能发电领域,涵盖了核能发电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设备名称、运行参数、安全要求以及相关技术术语等内容。通过标准化术语,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内部沟通效率,减少因术语不一致导致的技术误解或操作失误。
在核能发电领域,由于涉及复杂的物理过程、高度专业化的设备以及严格的安全规范,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尤为重要。DLT 1033.5-2006对核反应堆类型、燃料组件、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定义,确保了不同单位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使用统一的语言进行交流。
此外,本标准还涵盖了核能发电相关的辅助系统和配套设施,如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发电机、输电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术语标准化,有助于提升整个核能发电系统的协调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的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提供了基础支持。
DLT 1033.5-2006的制定背景源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核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对技术规范和术语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电力行业在核能发电术语方面的空白,也为核电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DLT 1033.5-2006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的设计文件、技术手册、操作规程、培训教材以及科研报告中。通过规范术语的使用,提高了技术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该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际上先进的核能发电术语体系,并结合我国核电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标准内容既符合国际通用惯例,又体现了中国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DLT 1033.5-2006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电力行业术语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推动核电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关术语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总之,《DLT 1033.5-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5部分:核能发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它不仅规范了核能发电领域的术语使用,也提升了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