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LT 1033.1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1部分:事故、保护、安全和可靠性》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电力行业中相关术语的使用,提高行业交流与技术文档的一致性。该标准属于DLT 1033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保护、安全及可靠性等关键领域进行定义和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的生产、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科研等相关领域。通过对专业术语的统一定义,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致的术语参考,减少因术语不一致而产生的误解和错误。
在事故部分,标准对各种类型的电力事故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系统崩溃、操作失误等。这些定义不仅有助于事故的识别和分析,也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明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可以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护部分是本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电力系统中各类保护装置和保护策略的定义。例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都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保护方式。标准对这些保护方式的功能、原理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说明,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安全方面,标准强调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设备的安全运行、人员的安全操作以及环境的安全条件。通过对安全术语的规范,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可靠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标准对可靠性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相关术语进行了详细说明。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也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通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停电事件的发生,提升电力服务的质量。
DLT 1033.11-2006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标准,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电力行业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管理需求。
总之,《DLT 1033.1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1部分:事故、保护、安全和可靠性》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技术标准,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