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44 T2439-2023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内河港口岸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该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河港口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岸电系统建设,为提升港口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加强,内河港口作为水运交通的重要节点,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船舶靠港作业时,通常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这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还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广使用岸电系统成为实现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手段。而《DB44 T2439-2023》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该标准明确了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备配置、安全防护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基本原则方面,标准强调了岸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船舶用电需求、电网接入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其次,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岸电系统的电压等级、频率、功率容量等关键参数,并提出了不同规模港口的岸电系统配置建议。
在设备配置方面,《DB44 T2439-2023》对岸电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电源系统、配电系统、控制装置、计量装置以及通信系统等。同时,标准还对电缆选型、敷设方式、接地保护等细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岸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此外,为了保障操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标准还对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防雷措施、防火要求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安全防护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岸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要求港口运营单位建立健全岸电设施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电力中断、设备损坏等,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在运行管理方面,《DB44 T2439-2023》要求港口企业建立完善的岸电使用记录和能耗监测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岸电系统的利用效率。同时,标准鼓励港口与船舶运营商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岸电服务能够满足船舶的实际需求。
总体来看,《DB44 T2439-2023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的出台,不仅为广东省内河港口岸电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广岸电技术起到了示范作用。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内河港口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