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7T5061-2016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是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该标准旨在规范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标准的发布实施,为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和操作规范。
在内容上,《DB37T5061-2016》涵盖了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负荷计算、配电设施配置、设备选型、线路敷设、接地与防雷、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内容。标准强调了供配电系统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要求,同时注重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理念。
标准中对住宅小区的负荷计算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根据小区的建筑面积、住户数量、公共设施等因素合理确定用电负荷,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一定的容量余量。同时,标准还对变压器容量、配电室设置、低压配电系统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在配电设施配置方面,标准要求住宅小区应设置独立的配电室或配电站,确保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配电室内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并符合相关的安全防护要求。此外,标准还对电缆敷设方式、线缆规格、配电箱布置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线路敷设,《DB37T5061-2016》要求采用合理的布线方式,避免线路交叉和干扰,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标准强调了电缆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质和防护等级。
在接地与防雷方面,标准要求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措施,防止因雷击或电气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标准还对防雷装置的设置、接地电阻的测试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外,标准还引入了智能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理念,鼓励在住宅小区中应用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通过智能化手段,可以实现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用电服务。
《DB37T5061-2016》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建设水平,也为推动山东省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的供电质量,保障居民的用电安全,促进城市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DB37T5061-2016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技术标准,对于规范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该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