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DB33T2187.3-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3部分:电力设施标识命名及使用》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设施标识命名和使用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适用于各类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系统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过程。
本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近年来各类重大活动频繁举行,如大型会议、体育赛事、展览等,这些活动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些场所中,电力设施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如果标识不清晰或命名不规范,将可能导致误操作、安全隐患甚至事故的发生。因此,制定统一的电力设施标识命名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DB33T2187.3-2019》标准规定了电力设施标识的基本原则、命名规则、标识内容、设置方式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首先,明确了电力设施标识应具备清晰、准确、统一和易于识别的特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识别并正确操作相关设备。其次,标准对各类电力设施的命名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配电箱、开关柜、变压器、电缆终端等,要求命名时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规范格式,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标识的设置位置和方式。例如,电力设施标识应设置在明显且不易被遮挡的位置,以便于日常巡检和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同时,标识的字体大小、颜色、材料等也有具体要求,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可视性。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力设施,如高压设备、低压设备、控制设备等,标准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标识规范。
在电力设施标识的使用方面,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标识的完好性和准确性,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标识。同时,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标识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此外,标准还鼓励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标识管理,如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电力设施信息的快速查询和记录。
《DB33T2187.3-2019》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因标识不清导致的操作失误和安全事故。同时,也为电力设施的标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维提供了依据和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未来该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和要求。
总之,《DB33T2187.3-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第3部分:电力设施标识命名及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其内容涵盖了电力设施标识的命名、设置、使用等多个方面,为保障重要活动场所的电力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